首页 移动互联

网约车新政300天 “滴滴们”6年的过山车还没有到终点

 

新浪科技 刘安妮

2016年11月1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落地,网约车如同过山车一般,经历了6年的竞争、质疑和争议,终于在中国正式成为了一门合法的生意。但重新回顾这列过山车的起点和途经,网约车的是是非非似乎仍然没有抵达终点。

2010年周航创立易道的时候,共享经济和O2O的概念还没有在中国普及。当年国内的经管类图书市场上,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革新还没有成为畅销书主题,只有硅谷的一位投资人丽莎-甘斯基写下了一本《聚联网》,畅想了闲置资源通过网络获得最大化效用的未来。

甘斯基的畅想并没有立即获得反响,一部分原因是在当时,这种经济的运转模式太过于天马行空。即便是当年在美国投入运营的Uber,起步的方式也多少和传统出租车公司类似。不过再过两年,这家不再拥有司机的约车公司将成为共享经济的代表,和Airbnb一起分享全球估值最高独角兽的宝座。

相比之下,易道的方式更有一些“共享”的味道在里面。易到把租车公司闲散的汽车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整合起来,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向C端用户提供服务。不过这一方式从最初就充满争议:在当时的环境下,拉活儿的只要不是出租车,“黑车”的帽子扣上就很难再摘掉。

但数年之后,易到的专车模式不再成为专属,周航创办的公司在后来者的围剿下,也成了“行业第三”。这期间共享出行成为了资本角逐的战场和牺牲品。竞争、并购、争议不断,直到今年滴滴合并优步,市场似乎才偃旗息鼓,但此时寒意已经四起。

在短短六年里,共享出行在中国几乎走完了一个行业从兴盛到危机的全部路程。2016年,乐视入股易到,滴滴合并优步,网约车本身也拥有了合法地位,但业务的合法化,仍然是个问题。

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高频应用——共享经济出行平台的中国发展

为了践行自己的口号——“滴滴一下,让出行更美好。” 滴滴和快的在2015年的情人节合并之后,开始发力顺风车、代驾、试驾登等多种出行业务。与此同时,2015年1月,主打高端用车的神州专车上线,不同于滴滴和易道的C2C模式,神州专车采用“专业车辆,专业司机”的B2C运营模式,车辆均为来自神州租车的正规租赁车辆,并和专业的驾驶员服务公司合作。

同一时间,Uber也以投资中国公司优步的姿态,也宣布进入中国市场,资本方希望滴滴快的两家能够停止恶性竞争转而一致对外,合并后成立的滴滴出行,又与优步展开了补贴大战。

8个月后的2015年10月,乐视收购了易到70%的股权。获得乐视大量资金输血之后,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又保持了好的车辆和服务品质又使得易到起死回生。

时间走到今年8月1日,滴滴宣布与优步达成战略协议,将收购优步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一方面,双方迫于资本的压力,不得不选择停止竞争,继续消耗资金;另一方面,此时的滴滴在市场规模上已经取得了足够的优势。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年数据显示,滴滴专车(快车)用户覆盖数量占比高达88.4%,同时在中国专车(快车)移动端出行服务行业中,滴滴专车(快车)日均订单量占比达到84.1%。

市场格局似乎已定,而且争斗停止之后,共享出行这个新兴行业似乎还有更美好的未来。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用户乘客数量总计接近4亿,达到3.99亿人。而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预计将达559.3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50.9%,到2018年预计这一交易规模将达813.8亿元人民币。

但在接下来的在短短300天内,共享经济出行平台经历了过山车般的生死体验。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